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前沿动态 → 研究进展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急性结膜炎愈后主诉干眼症状泪膜稳定性初探

http://www.cnophol.com 2009-7-29 9:48:14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结膜炎愈后的患者出现眼干涩、异物感、热灼感等干眼症状的泪膜稳定性的原因和因素。并就其可能发生的原因和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择45例(78眼)确诊为急性结膜炎的患者,经常规治疗在自然病程内痊愈后,并排除其他影响泪膜稳定性的因素,分别于愈后7,14,21,28d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测量、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 I test ST)、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测量。结果:BUT分别为5.35,6.78,9.89,11.23s;FL评分分别为6.75,7.02,6.98,6.01;ST分别为10.48,11.09,12.23,13.89mm;泪河高度分别为0.30,0.32,0.34,0.44mm。急性结膜炎由于细菌、病毒感染或药物治疗的一些因素,在其痊愈后可能会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而出现干眼的一些症状甚而发生干眼症。因此,对急性结膜炎的治疗以及愈后泪膜稳定性的观察要给予必要的重视。

  【关键词】  结膜炎;干眼症状;泪膜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tear film with dry eye symptom after recovery from acute conjunctivitis

  XiaoNing Liu, Min Zhou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First Hospital of Zhenjiang, Zhenjiang 212002,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of tear film changes with dry eye symptom after recovery from acute conjunctiviti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5 cases (78 eyes) with dry eye symptom after recovery from acute conjunctivitis were included. Excluded other factors which could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the tear film, tear film break up time (BUT),  Schirmer I test (ST), fluorescein staining (FL) and the beight of tear meniscus were measured on recovered of patients at 7, 14, 21 and 28 day after recovery.RESUTLS: BUT was 5.35, 6.78, 9.89 and 11.23 seconds in recovered eyes at 7, 14, 21 and 28 days, FL was 6.75, 7.02, 6.98 and 6.01, ST was 10.48, 11.09, 12.23 and 13.89, beight of tear meniscus was 0.3, 0.32, 0.34 and 0.44.CONCLUSION: Because of germ virus and drug, unstable of tear film and dry eye symptom can occur after recovery from acute conjunctivitis. So, we'll do our bes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se factors.

  KEYWORDS: conjunctivitis; tear film; dry eye symptom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质或量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所导致的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它有其一些临床的表现和症状。而急性结膜炎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等引起,发病急,传染性强,有的则有流行性。然而,临床上常可见一些急性结膜炎痊愈后的患者仍有异物感、热灼感、干涩等等的非急性结膜炎症状的干眼症状[1],因此,许多专家也就此认为是否因泪膜稳定性发生变化所致。本文就200708/200805随机选择了45例(78眼)在我院眼科门诊确诊为急性结膜炎的患者,痊愈后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对其泪膜稳定性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200708/200805我院眼科门诊确诊的45例(78眼)急性结膜炎患者,其中男30例(50眼),女15例(28眼),年龄15~60(平均35±5)岁。急性结膜炎病程为10~24(平均为15±5)d。病程中结膜炎未出现角膜浸润、混浊,结膜无膜形成或假膜形成,结膜炎痊愈后结膜充血消退,眼分泌物消失。入选的病例均排除慢性泪囊炎、其他眼表疾病、全身免疫性疾病、围绝经期情况等因素,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干眼症状,虽然病例中有单眼发病,但考虑到急性结膜炎治疗过程中患者对未发病眼也有滴用眼药,因此,未用未发病眼做对照组。对部分病例21例(21眼)治疗前取眼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培养。

  1.2方法  于急性结膜炎愈后第7,14,21,28d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 I test, ST),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测量。角膜荧光素染色采用5g/L的荧光素,用消毒棉签蘸取少许放入结膜囊内,瞩其瞬目,采用0~12分制[2]记录,即将角膜分为4个象限,无染色为0分;有染色则分为轻、中、重3级;共为0~12分。ST试验用5mm×35mm试纸,一端反折5mm,轻轻放入被测眼下结膜囊的中外1/3交界处,另一端自然下垂,瞩患者向下看或轻轻闭眼,5min后取出滤纸测量湿长。泪河高度在裂隙灯显微镜下用直尺测量。        
  表1  急性结膜炎愈后不同时间段泪膜测量值情况(略)

  统计学分析:所以数据经SPSS 10.0数据统计软件包处理,结膜炎愈后7,14,21,28d各测量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

  2结果

  2.1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急性结膜炎痊愈后第7d,78眼中56眼有热灼感、干涩,10眼有异物感、视物模糊,5眼有刺痛感;第14d,60眼有热灼感、干涩,12眼有异物感;第21d,34眼热灼感、干涩,8眼有视物疲劳感,12眼有刺痛感;第28d,25眼有热灼感、干涩,10眼有视物疲劳感。

  2.2泪膜的检查情况  BUT:第7d,60眼<8s,18眼8~10s;第14d,51眼<10s,19眼为10s;第21d,38眼<10s,30眼≥10s;第28d,11眼<10s,39眼≥10s。FL:第7d,30眼0~6分,28眼2~6分,20眼4~10分;第14d,25眼0~6分,30眼4~10分,15眼6~12分;第21d,25眼0~5分,30眼3~9分,13眼6~12分;第28d,20眼0~4分,21眼3~8分,9眼6~12分。ST:第7d,52眼5min泪液分泌≥10mm,26眼5min泪液分泌<10mm;第14d,58眼5min泪液分泌≥10mm,12眼5min泪液分泌<10mm;第21d,56眼5min泪液分泌≥10mm,12眼5min泪液分泌<10mm;第28d,45眼5min泪液分泌≥10mm,5眼5min泪液分泌<10mm。泪河高度:第7d,59眼≤0.3mm,18眼≥0.3mm;第14d,52眼≤0.3mm,18眼≥0.3mm;第21d,31眼≤0.3mm,37眼≥0.3mm;第28d,20眼≤0.3mm,30眼≥0.3mm。以上结果在表1中可见,所有病例愈后的7,14,21,28d内,BUT,FL,ST,泪河高度均出现一定程度异常。愈后不同时间内泪膜各检查项目之间的比较,BUT不同时间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FL的异常最显著,但在愈后不同时间段内的比较,异常差别无显著性意义。泪河高度变狭,不同时间段内比较,异常差别无显著性意义。ST试验异常,但不同时间段内比较,异常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3讨论
   
  急性结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传染性强、流行性等特点。一般病程7~20d,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等感染所致,给予局部滴眼药治疗可缩短病程。然而,临床上发现,许多急性结膜炎患者痊愈后一段时间内,出现不同程度干眼症状如异物感、热灼感、眼痒、刺痛等。这些现象也引起众多专家的关注。2006年黄挺等[3]对56例(73眼)结膜炎痊愈后的病例观察,发现不同程度的干眼症状。而王颖等[4]也发现睑缘炎、慢性结膜炎患者,有干眼症的发生。本文病例中,有1例结膜炎愈后数天,因干涩、异物感反复就诊,检查发现患眼角膜点状荧光素染色,4个象限,评分为8分。当时我们仅考虑为病毒性角膜炎,给予抗病毒治疗,疗效不佳,我们又做了ST、BUT、泪河高度测量,发现均有异常,于是,给予贝复舒治疗,很快症状好转。此病例提醒了我们。因此,我们对结膜炎愈后有不同程度干眼症状的患者进行了泪膜功能检测,本文病例的结果说明了炎症愈后出现的干眼症状,与泪膜稳定性的改变有着一定的关联。泪膜是维持眼表正常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当其稳定性发生了变化势必会出现眼表结构和功能变化相应的表现,而泪膜的组成成分最重要的就是眼表粘蛋白。眼表粘蛋白的来源现已明确,部分由结膜和角膜复层上皮细胞分泌,部分由结膜杯状上皮分泌。它的功能有:将泪膜水液层固定于其下的结膜和角膜表面,形成凝胶,稳定泪膜;在角膜前形成光滑的屈光界面;保存泪液水分,防止眼表干燥等。当细菌或病毒侵袭结膜,引起急性结膜炎时,结膜的上皮细胞炎性细胞增多,上皮层内的杯状细胞明显减少,因而,粘蛋白的分泌也势必减少,从而,组成泪膜的重要成分缺少,泪膜稳定性和完整性也就降低。因此,在炎症愈后一段恢复期里,泪膜的稳定性可能改变或下降,就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眼症状。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炎症所致的结膜上皮的修复,加之结膜上皮为多层细胞,且有结膜干细胞的存在,结膜上皮细胞的完全恢复,泪膜的稳定性得以恢复正常。在泪膜的各项检测中BUT是测定泪膜稳定性的唯一可靠指标,从本文中不同时间段的BUT结果可以看出,泪膜的稳定性确实发生了变化,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泪膜的稳定性逐渐恢复至正常。本文中FL的不同时间段里的评分结果,说明急性结膜炎症愈后出现的角膜上皮损害,可能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有关。由于泪膜是角膜的屏障,角结膜上皮是泪膜附着的基床,完整的上皮结构有利于泪膜张力的维持,泪膜的不完整性可引起角膜上皮的损害,而角膜上皮的不完整性反过来加大了泪膜附着的难度,两者相辅相成。本文中有几例病例,在第28d的泪膜功能检测时,各项结果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是否最终发展为干眼症,我们未作进一步跟踪观察。对于这类病例,其发生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在所有急性结膜炎的治疗中,临床常规应用大量的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局部滴用,这也是大家的共识。那么,眼药里含有的防腐剂就可能对泪膜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许多眼药中添加的防腐剂,通常有氯化苯甲胺(BAC)、硫柳汞等,有人在对青光眼治疗中用含有BAC的药物时发现,BAC会导致结膜杯状细胞减少,引起基础泪液分泌减少。同样,防腐剂对角结膜上皮细胞也有毒性,使上皮细胞的渗透性发生改变[5,6],角膜上皮点状脱落,泪膜稳定性下降[7]。而炎症急性期的治疗中医嘱患者频繁滴用眼药,大量频繁的滴用势必会对结角膜上皮起到冲刷作用,影响泪膜对眼表的黏附作用,泪膜稳定性下降。同时,眼药里防腐剂短时间内大量和频繁作用于眼的角结膜细胞,势必就加重了对泪膜的损害。
   
  总之,对于急性结膜炎愈后所观察到的泪膜稳定性变化,我们认为可能有炎症过程中细胞炎性反应的后续表现以及药物本身、用药方法等综合因素所为。因此,提醒我们,对于治疗中药物使用的频率,药物的剂型,以及适当添加人工泪液等措施,都是值得考虑的。

  【参考文献】

  1屠永芳,裴森,金书红.干眼症96例病因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08;8(3):641642

  2 Macri A, Rolando M, Pflugfelder S. A standardized visual scale for evaluation of tear fluoresecein clearance. Ophthalmology 2000;107(7):13381343

  3黄挺,陈家琪,刘祖国,等.急性结膜炎痊愈后泪膜的变化.中华眼科杂志 2006;42(2):159161

  4王颖,张文华,潘志强.慢性睑缘炎与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的临床观察.中华眼科杂志 2006;42(2):162165

  5 Ihan A, Cvenkel B. Conjunnctival epithelium expression of HLKDR in glaucomapatient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autcome of filtration surgery. Br J Ophthalmol 2000;84(6):648650

  6 Bandouin C, Brignole F, Becquet F, et al. Flow Cytometry in impression cytology specimens.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1997;38(7):14581464

  7 Baudouin C, de Lunardo C. Shortterm comparative study of topical 2% carteolol with and without benzalkonium chloride in healthy volunteers. Br J Ophthalmol 1998;82(1):394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结膜炎,干眼症状,泪膜)的信息
      热门图文

    林志玲教你拯救"绝望黑

    养出“媚眼”的七种对

    彩虹萤光眼妆缔造闪亮

    明眸光彩由SPA"眼"义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保健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浙江眼科网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