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后视野的改变

http://www.cnophol.com 2009-4-15 15:16:05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对中高度近视及散光患者30°中心视野的影响。方法:将实施LASEK的近视及散光患者分为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Ⅰ组28眼,近视2.50~6.00DS;Ⅱ组100眼,近视6.25~14.00DS。术前﹑术后1wk,6mo使用Octopus 123视野计行自动静态视野检查。观察指标包括0°~15°中心视野平均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和15°~30°中心视野平均敏感度。以术后1wk,术后6mo与术前平均敏感度差值(△MS)进行配伍组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用SNK法行两两比较。结果:术后1wk患者裸眼视力均达到0.8以上者分别为78%和39.0%,6mo后视力在0.8以上者分别为93%和56.0%。Ⅰ组:术后1wk 0°~15°中心视野MS改变无显著性,15°~30°中心视野MS有所下降;术后6mo 0°~15°及15°~30°中心视野△MS均无显著差异。Ⅱ组:术后1wk 0°~15°及15°~30°中心视野MS均有下降;术后6mo 0°~15°中心视野△MS仍具有统计学意义,15°~30°中心视野△MS无显著差异。结论:自动静态视野检查可检出高度近视患者LASEK术后0°~15°中心视野视野改变,术后6mo虽有回升趋势,但仍低于术前水平。因此,本研究认为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进行视野检查, 对屈光性角膜手术的筛选非常重要。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视野 近视 屈光性手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已是成熟的角膜屈光性手术,但对于角膜较薄、屈光度大、角膜曲率偏大或偏小的近视患者显然是不合适的。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LASEK)是在LASIK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手术方式。本研究对LASEK术前术后视野进行了观察和对比分析,发现大部分LASEK术后患者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存在视野改变[13]。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200407/200503在我院行LASEK手术并随访6mo以上的近视患者68例(128眼),年龄18~41(平均22.3±4.2)岁;男30例,女38例;术前屈光度数1.75~14.00(散光度数以等效球镜度计入),散光0~2.00DC。按术前屈光度分为两组:Ⅰ组28眼,近视2.50~6.00DS,散光0~2.00DC;Ⅱ组100眼,近视6.25~14.00DS,散光0~2.00DC。角膜厚度452~579(平均493±27 )μm。全部患者术前裸眼视力为0.05~0.40,最佳矫正视力为0.8以上。术前按常规查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标准对数视力表)、散瞳验光、眼前节检查、眼底检查、主观验光查屈光度数、非接触性眼压计测量眼压、超声测量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角膜屈率检查,排除眼部其他疾病及糖尿病、全身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1.2方法

  术前和术后随访均行静态视野检查,采用Octopus 123型计算机自动视野分析仪code检测程序,整个过程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给出视野检查结果。符合以下条件者则认为检查结果可靠:固视率丢失<15%;假阳性及假阴性率 <15%。各检查项目均由同一熟练技术人员完成。采用美国BAUSCH﹠LOMB公司的TECHNOLS217c型准分子激光仪,激光波长193nm,能量密度120mJ/cm2,脉冲频率为50Hz,最小光斑2mm,采用小光斑飞点扫描,切削采用PLANOSCAN方式。常规消毒铺巾,平衡盐水(BBS)冲洗结膜囊,奥布卡因(倍诺喜)表面麻醉每5min 1次,共2次。选择直径8.5mm的上皮环钻置于角膜中央,200mL/L乙醇注入环钻内,浸润30~35s,BBS液充分冲洗,角膜上皮铲环行分离上皮,轻轻地卷拖上皮瓣向上方蒂部,暴露基底面, 适度自然干或表面擦干后,留待激光扫描,上皮瓣的厚度为50~70μm。根据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及必须保留剩余角膜厚度不少于260μm,确定最大切削直径,输入计算机,计算出最大切削深度,更准确地矫正患者近视和散光。激光切削完毕后,立即用BSS湿润上皮瓣,并顺势推瓣复位,吸水海绵轻拭瓣缘, 使上皮复位妥贴, 放置软性角膜接触镜,其基弧可选择8.4~8.8mm,留置期为4~7d。术毕典必殊眼液(3g/L妥布霉素,1g/L地塞米松)点眼,戴透气眼罩。随访时间为术后1wk,术后6mo。
   
  统计学处理:定量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分析的视野检查结果以combination形式输出,将59个测试单元分成中心(0°~15°)视野和旁中心(15°~30°)视野两个区域.计算术后与术前各区域平均敏感度差(△MS),采用SPSS 12.0进行配伍组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用SNK法行q检验两两比较,双侧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视力

  术后1wk:Ⅰ组22眼(78%)裸眼视力大于等于0.8;Ⅱ组39眼(39.0%)裸眼视力大于等于0.8。术后6mo:Ⅰ组26眼(93%)裸眼视力大于等于0.8,2眼(7%)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但均≥0.5。Ⅱ组56眼(56.0%)裸眼视力大于等于0.8。术后残留屈光度(±1.00D以内):Ⅰ组27眼(96%);Ⅱ组76眼(76.0%)。

  2.2视野检查结果

  视野检查结果(表1)。Ⅰ组:术后1wk 0°~15°中心视野MS改变无显著性,15°~30°中心视野MS有所下降(P<0.05);术后6mo 0°~15°及15°~30°中心视野△MS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后1wk 0°~15°及15°~30°中心视野MS较术前均有下降;术后6mo 0°~15°中心视野△MS仍具有统计学意义;15°~30°中心视野△MS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低度近视组(Ⅰ组) 15°~30°中心视野平均敏感度较术前略有下降,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并于术后6mo达到术前水平。而高度近视组(Ⅱ组)术后0°~15°及15°~30°中心视野MS均有下降,其中0°~15°中心视野MS下降明显,随时间推移虽有上升,但在术后6mo仍低于术前水平;而15°~30°中心视野MS则在术后6mo接近术前水平。表1LASEK术后裸眼视力和各区视野平均敏感度差值(略)注:△MS=术后MS术前MS,aP<0.05 vs术前

[1] [2] 下一页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眼科,中华眼科在线,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视野,近视,屈光性手术)的信息
      热门图文

    增加眼睛明亮度的八个

    张梓琳全新清新性感熟

    春季干性敏感肌养护高

    击破黑眼圈和干纹4大法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