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病例分析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1例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及护理

http://www.cnophol.com 2009-11-24 11:05:08 中华眼科在线

  作者:张树娟    作者单位:712000陕西省咸阳市核工业215医院眼科

  【关键词】  绿脓杆菌 角膜溃疡 护理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是由绿脓杆菌所引起的爆发性角膜化脓性感染。本病是最凶猛的角膜溃疡之一,预后差,但如能早期作出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则视力影响亦可不大显著。我科2006年10月收治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1例,现将治疗及护理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44岁,于2006年9月因右眼视网膜脱离在我科行右眼巩膜外环扎+放液+电凝+注气术,术后17天出院。在家自点氯霉素、环丙沙星眼药水。出院后半月,患者感右眼开始疼痛,伴有黄白色分泌物,给予静滴青霉素640万U,每日2次,症状无明显缓解,遂来我科求诊。入院检查眼科情况:视力,右眼指数/10cm,左眼0.12;右眼睑肿胀、睁眼困难;右眼球结膜充血水肿;结膜囊内可见大量黄白色分泌物;角膜水肿、混浊、有2mm的溃疡面,边缘呈灰白色;虹膜纹理模糊;瞳孔药物性散大;晶状体轻度混浊;玻璃体混浊,可见少量气体。初诊以右眼化脓性角膜溃疡收入院。
      
  治疗:①立即行右眼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试验。②行结膜囊冲洗,抗感染,改善微循环等治疗。③细菌培养为绿脓杆菌,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如哌拉西林钠、环丙沙星、甘露醇等。④阿托品及托品酰胺散瞳。⑤盐水加庆大霉素与环丙沙星注射液交替冲洗结膜囊,每半小时1次。
   
  护理
   
  ①与其他患者分室安置,病房每日空气消毒1次,床单位每日擦拭消毒2次,以防交叉感染。②病人所用物品、生活垃圾、一次性用品,集中收集,装入黄色垃圾袋,送交医院医疗垃圾处理中心焚烧。病人所用滴眼液单独放置,滴眼液打开后3~5天重新换一瓶眼药水,以防再次感染。③护士的自我防护: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接触病人时,护士需戴口罩、手套,用后物品置感染性垃圾袋中集中处理。④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病情的严重性,以及积极治疗的预后情况,让其有迫切治疗的态度,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因眼部疼痛及头痛,影响病人的饮食及睡眠,我们让其家属在家做些可口的饭菜,保证充分的营养;病房保持安静,尽量减少人员流动,按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让病人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和一个良好的心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预后:出院时,病人精神状态良好,查视力:右眼0.04,左眼0.12,结膜囊清洁,角膜透明,瞳孔药物性散大,细菌培养阴性。
   
  讨论
   
  患者本次住院,虽是网脱术后半月,应与手术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本病潜伏期很短,一般为半天至1天,半天以下及2天以上者不多。本次发病可能与病人的生活习惯及居住环境有关。因患者家是卖手工面条的,居住环境差,加之个人生活习惯等问题。所以,我们以后要加强出院指导,手术病人出院后要注意眼部卫生及用眼卫生,滴用眼药水的卫生。一般眼药水打开后5~7天即不能再使用,因绿脓杆菌可存在于很多种眼药水中,如荧光素、的卡因、可的松、疱疹净或阿托品等溶液,都可发生绿脓杆菌浸染情况。所以,我们要让病人了解手术成功的一面,出院后的自我保健也很重要。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绿脓杆菌,角膜溃疡,护理)的信息
      热门图文

    干燥冬季教你如何抵抗

    我的冬季眼周护理心得

    眼睛永远保持20岁的秘

    秋冬眼部保湿护理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全球医院网保健
    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