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前沿动态 → 研究进展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对各期圆锥角膜后表面形态的研究

http://www.cnophol.com 2010-6-30 11:03:04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目的 分析各期圆锥角膜后表面的形态特点,为完善圆锥角膜形态特点的描述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各期圆锥角膜患者(符合Rabinowitz诊断标准)248例(248眼)及正常对照(正视或低度近视患者)143例(143眼)。使用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测角膜,统计分析后表面屈光度、后表面高度、角膜厚度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计算各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 结果 临床组、亚临床组、可疑圆锥角膜组和正常组的平均后表面最大屈光度分别为一8.5 D,Q=4;一6.2 D,Q:0.5;一5.6 D,Q=0.3;一5.5 D,Q=0.3。平均后表面最大高度分别为55 Ixm,Q=36;23 txm,Q=14;11 tam,Q=8.5;7 Ixm,Q:6。平均角膜最薄厚度分别为437 tam,Q=94;502 tam,Q=60;502.5 m,Q=35.5;540 tam,Q=49。后表面最大屈光度和后表面最大高度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00 1)。各组屈光度最大点、最高点、角膜最薄点主要分布在中央3 mm 区域的下方。后表面屈光度最大值、后表面高度最大值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 结论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是早期圆锥角膜形态改变的重要特点。

 

查看全文

(来源:互联网)(责编:zhanghui)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圆锥角膜,角膜后表面,角膜地形图,角膜屈光度)的信息
      热门图文

    压双眼皮手术是怎样的

    高分子双眼皮手术特点

    割双眼皮后吃什么好

    睫毛种植术让你楚楚动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眼镜网新浪福建健康21世纪药店网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中国眼网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
    寻医问药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平安健康网卫生法制网视客眼镜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