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临床比较

http://www.cnophol.com 2008-12-24 10:15:01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比较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对术后视力、角膜散光、角膜水肿的影响。方法:对158例(174眼)分别施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现代囊外摘除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散光、角膜水肿。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有差异性(P < 0.05),术后视力无差异性(P >0.05),核硬度Ⅰ~Ⅱ级的患者,两种术式对角膜水肿无影响(P > 0.05),核硬度Ⅲ~Ⅳ级患者,两种术式对角膜水肿有差异性( P <0.05)。 结论:对年龄大晶状体核硬的患者, 虽然现代囊外摘除术后散光大一些,但视力不受影响,对角膜水肿影响小,故应选用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对于晶状体核小者,选择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

   【关键词】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

     引言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术式,与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相比,具有切口小不需要缝合,术后恢复快,散光轻等优点,但对于Ⅲ~Ⅳ级核性白内障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有一定局限性,术后反应大,特别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稀疏 ,损伤后易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所以对Ⅲ-Ⅳ级核,现代囊外摘除术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1对象和方法

    1对象  选择2002-01/2004-12住院收治白内障患者158例(174眼),其中男86例92眼,女72例82眼,年龄61~76(平均为68.7)岁,均为老年性白内障。将174眼分为A组(89眼)和B组(85眼),A组施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B组施行现代囊外摘除术。根据术前观察晶状体核的硬度把A组分为A1组(Ⅰ~Ⅱ级核45眼),A2 组(Ⅲ~Ⅳ级核44眼);把B组再分为B1组(Ⅰ~Ⅱ级核42眼),B2组(Ⅲ~Ⅳ级核43眼)。

    1.2方法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术:常规球后麻醉,上直肌固定缝线,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在巩膜上用剃须刀做1/2巩膜厚度长约7mm的切口,中点距离巩膜缘1.5mm,两端距离角巩缘3~3.5mm,用隧道刀从切口处分离板层巩膜,越过角巩缘血管达透明角1~1.5mm,3.2mm穿刺刀进入前房,注入玻璃酸钠后,做开罐式截囊,直径约6mm,行水分离。隧道刀扩大切口使内口大于外口,晶状体钩转核,使之游离,在晶状体核的后方以及虹膜面注入玻璃酸钠,使核脱位于前房。左手持晶状体镊轻压切口下唇,待核游离至切口时,右手用晶状体钩勾住晶状体核,两手协作将核挽出。冲出晶状体皮质,注吸针头吸净残留皮质。玻璃酸钠充填前房,植入人工晶状体,确定人工晶状体位正后,BSS冲冼前房。切口闭合无渗漏者不需缝合,有渗漏者则间断缝合1~2针,翻回结膜瓣后,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1万U和地塞米松 2.5mg混合液,包扎术眼[1-3]。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常规消毒术眼、铺巾,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混合液行常规麻醉,上下睑缝线开睑,上直肌缝线牵拉固定眼球。以上穹窿为基底,从相当9∶00~3∶00近角巩膜剪开球结膜,烧灼止血,10∶00~2∶00角膜巩膜后1mm作角膜板层切开,用5号针头在12∶00处穿刺前房,取出穿刺针,伸入截囊针行连环式截囊。扩大穿刺口,前房注入玻璃酸钠,以保护角膜内皮。全层切开切口,切口预置缝线3针,缓慢注入BSS液进行水分离,使晶状体核上浮,挽出晶状体核,打紧预置缝线,使前房稍闭密,冲洗前房,吸净残留皮质等。前房再次注入玻璃酸钠,剪除中间缝线,于人工晶状体表面涂上玻璃酸钠后植入,先植入下襻,再植入上襻,植入上襻时顺襻根方向转动人工晶状体,使襻呈水平位,确认人工晶状体位正后,中央加缝2针,BSS液冲洗前房,吸净玻璃酸钠。翻回结膜瓣固定,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1万U+地塞米松2.5mg,点滴眼药水,涂四环素眼膏后加压包扎。观察指标:分别比较A组与B组、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术后视力、角膜散光、角膜水肿。角膜水肿分为0,1,2,3级(0级—无水肿;1级—水肿轻,局限于切口附近,1~2d恢复;2级—水肿越过角膜一半,3~5d恢复;3级—水肿为全部角膜,6~9d恢复)。

    2结果

    A组与B组术后视力、角膜散光、角膜水肿见表1~3。

    3讨论

    白内障手术目的是复明,恢复患者的视力。手术有不同方法,近年来开展的超声乳化术是目前最先进的一种术式,其最大的缺点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尤其是Ⅲ~Ⅳ级核的白内障患者,对角膜内皮影响更大,这是该手术方法的局限性。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和现代囊外摘除术是基层医院常规的手术。特别在Ⅳ~Ⅴ级核患者,现代囊外摘除术不失为一种最应选择的手术方法。术后视力的恢复主要取决于术中的并发症存在,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好。 本组中两种术式对视力恢复无差异,角膜内皮水肿主要原因是前房操作时间过长,较长时间机械性刺激被认为是术后角膜水肿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环节是截囊、挽核、冲洗皮质及人工晶状体植入[4,5]。在Ⅲ~Ⅳ级核病例中,如切口小,挽核时造成机械性刺激角膜内皮机会多。本组在Ⅲ~Ⅳ级核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组中2~3级角膜内皮水肿发生率高。由于人眼角膜内皮细胞无再生能力,术后损伤使角膜细胞密度下降,由周边内皮细胞滑行和延伸来补偿,其主要方式是通过被动扩散来增大面积,以达到移行覆盖后弹力层的目的,保持角膜透明和相对脱水状态[6]。角膜内皮中重度损伤易引起角膜失代偿, 所以减少前房操作时间,避免多次擦伤角膜内皮是关键。对Ⅲ~Ⅳ级核病例,不要一味追求小切口,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而使角膜内皮细胞严重损伤,造成术后严重的并发症。 角膜散光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切口的大小、位置和方式以及缝线的种类和缝合方式。手术切口影响术后散光这一事实已被大多数学者承认,切口越大,术后散光越大,两者成正比。常规的白内障摘除术,切口一般均>10mm,为大切口,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一般<7mm,大切口引起大散光主要是板顶构形遭到较大的破坏,引起变形,从而使复原机能丧失。切口距角膜愈远(巩膜切口),对术后角膜散光影响愈小。倾斜切口或多平面切口使切口对合更为严密,提供了使切口远离角膜的机会,愈合快,抗变力强,因此对术后角膜散光影响较小。缝合对角膜散光也有影响,松结扎切口角膜散光小,紧结扎切口角膜散光大,所以缝合时以切口闭合稳固为原则,不要过紧结扎缝合切口。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大部分切口不用缝合,切口复原好,对角膜散光影响甚小[4,5]。

   【参考文献】

1卞子育,卞锡五.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2;2:106

2张朝军.反弧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体会.国际眼科杂志,2005;5(2):352-354

3宋愈.硬核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62例.国际眼科杂志,2004;4(2):327-328

4何守志,主编.白内障及其现代手术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226 243-244

5杨敏,胡德仪.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两种切口位置术后散光比较.临床眼科杂志,2004;6:547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的信息
  热门图文

拯救你扁平脸的立体3D

打造4款尾牙宴时尚妆容

08冬季流行的金色彩妆

长着“桃花眼”的男星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