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药学 >> 临床研究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吲哚青绿介导的光栓疗法治疗限局性脉络膜血管瘤

http://www.cnophol.com 2008-12-17 10:39:21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目的:吲哚青绿(indocyannine green,ICG)的吸收峰(805nm)与810nm半导体激光波长相近,使其可成为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光敏剂,该方法被称为吲哚青绿ICG介导的光栓疗法(indocyannine green mediated photothrombosis, IMP)。为了探讨IMP治疗脉络膜血管瘤的效果,我们对8例(8眼)限局性脉络膜血管瘤进行了治疗。方法:将2mL ICG溶液通过肘前静脉快速注射,使用IRIS 810nm半导体激光器于注射后3min对瘤体进行照射。参数:光斑直径3.0~9.0mm,功率450~1300mW,照射时间60s。用同样参数于ICG注射后20min进行第二次激光照射。随访时间6~24mo(平均8.15mo),通过视力、直接眼底镜、海德堡共焦眼底血管造影仪(heidelberg retina angiograph,HRA)实施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eein angiography, 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nine green angiograph, ICGA)观察治疗效果,用Heidelberg Eye Explore软件测量治疗前后瘤体面积的变化。结果:至最后一次随访,经 IMP治疗的8眼的血管瘤面积较治疗前均缩小(100%),患眼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有2眼(25%),视力提高>1行以上者有3眼(38%),视力无变化者3眼(38%)。视力提高的5眼注视性暗影及视物变形等症状有程度不同的改善。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IMP对脉络膜血管瘤有一定治疗效果,该方法安全、经济。但有关IMP的治疗参数、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等问题还需更大样本的长期临床观察。

  关键词:激光;脉络膜新生物;血管瘤

  引言
   
  限局性脉络膜血管瘤属于眼内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可伴发浆液性渗出导致视网膜脱离或发生黄斑囊样变性。如未及时治疗,患者视力预后差,常有失明危险。目前对于限局性脉络膜血管瘤的治疗尚未有有效方法。吲哚青绿(indocyannine green,ICG)介导的光栓疗法(indocyannine green mediated photothrombosis,IMP)于2001年由Costa等[1,2]提出并应用于临床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疾病,为探讨IMP对限局性脉络膜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我们对8例(8眼)经IMP治疗的限局性脉络膜血管瘤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506/200801在西京医院眼科就诊,经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节、散瞳后用直接和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用德国海德堡共焦眼底血管造影仪(heidelberg retina angiograph,HRA)实施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后确诊为限局性脉络膜血管瘤的8例患者(8眼)。其中男7例,女1例,均为单眼发病,左、右各4眼。患者就诊年龄26~46(平均32.41)岁。患者自诉发病时间为2~32(平均12.32)mo。8例限局性脉络膜血管瘤均位于眼底后极部。其中4例瘤体毗邻视乳头(3例位于其上,1例围绕视盘鼻侧),4例位于黄斑区累及中心凹(2例合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2例已有黄斑囊样变性。

  1.2方法  治疗前先在患眼滴5g/L丁卡因滴眼液行眼球表面麻醉,置激光治疗专用三面镜于结膜囊内。将ICG(沈阳济世制药有限公司)溶于2mL无菌注射用水中,将该ICG溶液通过患者肘前静脉快速注射。使用美国IRIS Medical OculightSLX半导体激光器(810nm)于注射后3min对瘤体进行照射。参数:光斑直径3.0~9.0mm(当肿瘤治疗范围大于激光斑最大直径3.0 mm时,在肿物表面联结几个光斑将其覆盖)。激光功率450~1300mW,照射时间60s。用同样参数于ICG注射后20min进行第2次激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照射区域内视网膜颜色略变成灰色,当患者主诉局部疼痛时,将功率下调至50~100mW,使患者能继续坚持治疗至结束。自治疗后4wk起,通过最佳矫正视力、直接及间接直接眼底镜、HRA实施的FFA及ICGA检查治疗效果,用HRA附带的Heidelberg Eye Explore软件测量FFA或ICGA显示的瘤体周界最为清晰时的面积。如病灶仍有活动性渗漏可再进行1次治疗。对患者的随访期最短6~24(平均8.15)mo。

  2结果

  2.1视力  以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治疗后视力与治疗前视力、肿瘤位置及合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程度、时间和黄斑有无囊样变性有关。8例患者治疗前视力:8例中4例为0.1以下,1例为0.10,1例为0.25,2例为0.5。至最后一次随访,患眼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有2眼(25%),视力提高>1行者有3眼(38%),视力无变化者3眼(38%)。4例脉络膜血管瘤位于视乳头边缘,经IMP治疗,3例视力提高两行以上,1例因治疗前已有黄斑囊样变性,治疗后虽然瘤体面积减小,但视力较治疗前无变化。4例血管瘤位于黄斑区者,虽然在治疗后瘤体面积均减小,但其中仅有1例患者的视力较治疗前提高两行以上,2例视力提高1行,1例患者因黄斑囊样变性仍显著,视力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但自述视物变形较治疗前减轻。

  2.2眼底镜检查、FFA及ICGA  治疗前用直接及间接检眼镜检查,8例限局性脉络膜血管瘤患者的瘤体均位于视网膜下,呈杏红色,边缘较清晰,肿瘤表面和附近区域有浆液性视网膜脱离;FFA显示未经治疗的瘤体在造影早期呈现密集交织的脉络膜血管形态,随即荧光素明显渗漏,造影晚期时强荧光持续、病灶边界模糊;ICGA则显示瘤体内有密集交织的脉络膜血管,造影过程中3例限局性脉络膜血管瘤因ICG染料渗漏而致强荧光面积扩大,边界不清,5例限局性脉络膜血管瘤荧光亮度增强,但周界始终清晰,为肿瘤组织ICG染料着染表现。经IMP治疗后,用直接及间接检眼镜检查,肿瘤区域不透红光、色素紊乱,2例患者的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下有机化瘢痕增生; FFA显示8例限局性脉络膜血管瘤的瘤体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100%),但仍然有持续荧光素渗漏(图1)。ICGA则显示8例血管瘤的瘤体面积较治疗前缩小外,均无明显ICG渗漏,其中,5例血管瘤瘤体在造影过程中出现不规则低荧光灶,我们考虑该异常荧光为治疗区域内脉络膜局部充盈不良表现(图2)。

[1] [2] 下一页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激光,脉络膜新生物,血管瘤)的信息
  热门图文

圣诞节迷倒情人时尚眼

打造冬季派对复古妆容

个性酷女时髦中性眼妆

冬季最动人美丽落叶眼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