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http://www.cnophol.com 2008-12-9 11:27:50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寻求一种治疗翼状胬肉的理想手术方式。方法:对121眼采用单纯胬肉切除加巩膜暴露术(49眼)、带蒂结膜瓣转位术(43眼)及加丝裂霉素C的辅助疗法(29眼)3种显微手术方法治疗。随访2mo~4a,比较其复发率。结果:胬肉切除加丝裂霉素C辅助疗法术后无1例复发,单纯胬肉切除加巩膜暴露术复发率为12.3%,带蒂结膜转位术复发率为9.3%,3种手术方法均有部分病例周边角膜云翳。结论:胬肉切除加丝裂霉素C辅助治疗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显微手术 丝裂霉素C 复发

  0引言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对其行手术切除是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但单纯切除其复发率高达20%~40%[1]。随着基层医院眼科显微手术的普及,眼科医师显微手术技巧的规范化,有了多种手术方式选择。为了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得到最大限度降低,有必要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我们对200308/200708在我科行显微镜下单纯胬肉切除加巩膜暴露术、带蒂结膜瓣转位术及加丝裂霉素C辅助疗法术治疗初发或复发翼状胬肉121眼并观察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单纯胬肉切除加巩膜暴露术组(A组)49眼,年龄45~73岁。带蒂结膜瓣转位术组(B组)43眼,年龄36~66岁,加丝裂霉素C辅助疗法术组(C组)29眼,年龄33~60岁。所有病例均经过临床检查呈典型的翼状胬肉表现,并见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内2mm以上。经统计学检验3组年龄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单纯胬肉切除加巩膜暴露术:适用于初发或比较小的翼状胬肉,切除包括覆盖在角巩膜表面的胬肉组织,然后缝合结膜边缘,近角膜缘4mm巩膜暴露。带蒂结膜瓣转位术:适用于复发性或手术范围较大的翼状胬肉,胬肉切除同一般单纯切除相同,再于上或下方球结膜根据巩膜裸露的大小作一带蒂结膜瓣,转位后与周围结膜间断缝合,近角膜缘侧保留2~3mm的巩膜裸露区。加丝裂霉素C辅助疗法术:适用于翼状胬肉肥厚、充血明显的患者,结膜下的翼状胬肉切除后,用浸有0.2g/L丝裂霉素C的5mm×5mm棉片覆盖于巩膜面上,并用游离的结膜覆盖,持续3min,然后用100mL的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2结果

    术后早期眼部均有程度不同的局部充血、水肿、畏光、异物刺激感。经过2~47mo随访,A组中38眼原胬肉区结膜平复不充血,角膜上皮光滑,16眼原胬肉区周边角膜可见薄翳,1眼中度睑球粘连,1眼轻度睑球粘连,6眼复发,复发率12.3%。经过3~48mo随访,B组中36眼原胬肉区结膜平复不充血,9眼少量周边角膜薄翳,4眼复发,复发率9.3%。经过3~47mo随访,C组中28眼原胬肉区结膜平复不充血,13眼少量周边角膜薄翳,无复发病例。但有3眼角膜表面有少许浅层点状荧光素染色,不同程度的畏光、流泪及异物感,无明显疼痛及其他不适,术眼结膜创口较延迟愈合8~17d。A、B、C、3组复发率经统计学检验(χ2=12.367,P<0.05)有显著差异,A组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3组角膜薄翳发生率经统计学检验(χ2=1.720,P>0.05)无显著性差别。

  3讨论

    判断翼状胬肉手术成功的标准主要是安全彻底地切除胬肉组织,获得良好的视力和美容效果及避免术后复发[2]。手术创伤及其术后炎症反应使残留的胬肉组织成纤维细胞和血管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蛋白的沉积,是导致纤维血管组织形成、翼状胬肉复发的主要原因[3]。因此,干净、彻底的切除胬肉组织是防止复发的前提,有效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防止活化增殖的成纤维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主要是胶原的沉积,是防止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关键[4]。

    因为在显微镜下开展手术不仅能使创伤减少,而且利于术中辨认各种组织与彻底清除翼状胬肉。还有资料表明,对病情严重程度相同的翼状胬肉采用相同的手术方式治疗时,经验丰富的眼科医师的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8%和6.6%,而缺乏经验的初年眼科医师的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高达19.4%和23.3%[2]。本文121眼均是由有较丰富经验的眼科医师在显微镜下完成手术,所以患者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相对较低。

    掌握好手术方法的适应证,尤其是抗代谢药物的术中合理应用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目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方法较多,各种手术方法的适应证是不同的。本文121眼是根据翼状胬肉类型(初发或复发),病变程度的不同,而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以求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复发率及减少并发症为目的。丝裂霉素C能减少和预防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其机制主要是抑制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因此也能抑制翼状胬肉术后的新生血管及残留的组织的再生[5]。该药使用浓度及放置时间应合适,并避免丝裂霉素C接触角膜。同时用生理盐水尽量彻底冲洗局部以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5,6]。C组病例无1例复发,与A、B组比较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该术式相对安全,仅有3例短期轻度浅层点状角膜炎,可能与术中丝裂霉素接触角膜有关。未见有巩膜坏死、角膜穿孔及前房反应等严重并发症,可能与使用较低浓度0.2g/L丝裂霉素有关。

    观察发现,3种手术方法均未出现危及视功能的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美容上有明显改善,3组病例都有部分患者残存角膜薄翳,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见角膜薄翳与手术方式无关,推测这与部分胬肉组织侵犯角膜前弹力层,实质层有关。

    该研究显示,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辅助治疗有明显减低其术后复发率的作用,并发症少和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322

  2刘祖国.努力提高我国翼状胬肉的手术水平.中华眼科杂志 2007;43:865867

  3王雨生.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4;18:116121

  4王改欣,白瑜.带蒂结膜转位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国际眼科杂志 2008;8(2):329

  5罗兴中,贺雅琳,崔华.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中华眼科杂志 1999;35:442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翼状胬肉,显微手术,丝裂霉素C)的信息
  热门图文

梦幻魅力洋娃娃烟熏妆

五种果汁帮助你击退黑

让炫金融化灰调冬日

08年四款圣诞流行眼妆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