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病例分析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西宁地区干眼症患者1276临床分析

http://www.cnophol.com 2008-12-30 11:37:03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目的 对西宁地区1276例干眼症患者进行初步调查和分析。方法 对门诊就诊的1863例自觉眼部干涩、视力下降、视物疲劳的患者,排除眼部其他疾病所致的干眼后,剩余1276例患者,进行常规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实验Ⅰ(SchirmerⅠ)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结果 被检查的1278例患者中诊断为干眼症的有495例,占38.7%。结论 西宁地区干眼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国内外其他地区。

  【关键词】  西宁地区 干眼症患者 临床分析

  干眼(dry eye)是指任何原因所致泪液质和量及动力学的异常,从而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系列疾病。是眼科门诊常见的眼表疾病,尤其在高原地区,由于气候干燥,风沙大,空气中相对湿度低,泪液蒸发过快,干眼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在国内尚未见有完整的干眼统计数据,但临床中干眼的患者日渐增多,随着社会的老年化,妇女的职业化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干眼越来越引起眼科工作者的重视,我们自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对门诊就诊的西宁地区干眼患者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调查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西宁地1863例自觉眼部干涩、视力下降、视物疲劳的患者,排除眼外伤、眼睑外翻、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结膜炎及老年性眼睑松弛症后,剩余1276例患者,其中男671例,女605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49.12岁,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实验Ⅰ(SchirmerⅠ)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

  1.2  诊断标准

  1.2.1  自觉症状

  眼部干涩、异物感、眼痒、眼部烧灼感、畏光、流泪、眼内有粘液丝状分泌物,视物模糊,眼部疲劳感等[1]。

  1.2.2  泪液分泌实验Ⅰ(SchirmerⅠ)

  采用美国博士伦公司提供的标准5mm~35mm Whatmann41号滤纸,一端反折5mm轻置于被检查眼的下睑结膜囊中外1/3处,另一端下垂,嘱患者轻闭双眼,测量患者不滴用表麻药物的状态下滤纸5分钟(min)的湿长,<6mm/5min的患者确定为泪液分泌不足。

  1.2.3  泪膜破裂时间(BUT)
 
  用玻璃棒的一端沾1%的荧光素钠液滴在被检查者的结膜囊内,嘱其眨眼数次,待荧光素钠均匀分布于角膜表面后,在裂隙灯钴蓝滤光片下观察自最后一次瞬目后睁眼到角膜表面出现第一个黑斑的时间,即为泪膜破裂时间,双眼分别测量三次取平均值,BUT>8s为正常,<8s为异常。 以上所有检查均由同一医生操作。(说明:在青海地区我们发现大多数无任何自觉干眼症状的患者其泪液分泌实验Ⅰ都达不到10mm~25mm/5min,泪膜破裂时间达不到>25s,故我们临床中一般将SchirmerⅠ<6mm/5min的患者确定为泪液分泌不足,将BUT>8s视为正常,<8s视为异常)。

  2  结果

  被检查的1278例患者中诊断为干眼症的有495例,男233例,占47.1%,女262例,占52.9%,干眼的发病率为38.7%,其中SchirmerⅠ<10mm/5min者187例,占37.8%,BUT<6s者308例, 占62.2%,且干眼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3  讨论

  干眼是我国最常见的眼表疾病,引起干眼的原因很多,环境因素是导致干眼的主要原因之一,干眼的发病机制:眼表、泪腺、中枢神经和它们之间的神经连接由于其密切的解剖和功能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功能单位,共同发挥对泪液分泌和泪膜形成的调控作用,维护眼表健康。任何环节的损害均可导致泪膜完整性和功能的破坏,从而出现干眼不适症状,泪膜的持续异常可损伤眼表正常的修复或防御机制,导致眼表和泪腺处于一种慢性炎性反应状态[2]。泪膜由极薄的表面脂质层和富含多糖蛋白质的粘蛋白的水层组成,泪液的水层是形成泪膜的主要成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质层在稳定泪膜和减少泪液蒸发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3]。一旦睑板腺分泌成分发生变化,导致脂质层功能减弱,就会导致泪液的水层蒸发过快,表现为干眼。故水层缺乏是干眼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泪液分泌实验主要检查的是水层。干眼眼表病理主要就是局部的炎性改变[4],泪腺和结膜的炎细胞浸润,泪腺损伤后的细胞凋亡,结膜上皮的免疫相关抗原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增加是多数干眼的组织病理学的共同特点,炎症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伴发的,但是在干眼发展过程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Tsubota通过结膜印记细胞学检查,表明多数干眼患者眼表有致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且与干眼的严重程度有关。

  本组临床资料显示在高原地区干眼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国内外的文献报道[3],是由于西宁地处高原,高原有着特殊的自然环境,平均海拔2200米,高原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这里具有独特的气候特点:低压、低氧、气候干燥寒冷、风速大、太阳辐射和紫外线照射量明显增大。高原的湿度低,一般在海拔2000米时,绝对湿度仅为海平面的一半,从而使人体排出的水分增加,据测算,高原上每天通过呼吸排出的水分为1.5升,通过皮肤排出的水分为2.3升,在不包括出汗的前提下,就达到同一纬度平原地区人体所有体液排出总和的1倍。高原紫外线辐射强,风沙大,尤其在大雪之后,紫外线的照射量更强,日光照射到雪地上被反射,这些反射了的紫外线被角膜和结膜吸收,现代医学证明紫外线对人眼有致病作用,过多的接受紫外线照射会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出现眼部干涩、异物感、眼痒、眼部烧灼感,视物模糊,眼部疲劳感等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视觉质量,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总之干眼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在高原地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境污染日益加重,抗生素眼药水的滥用及吸烟人群的增多,干眼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广大眼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其治疗以人工泪液和润滑剂为主,但并未从根本上对干眼进行治疗,我们认为目前应加强干眼症知识的宣传,提高人民对该病的认识程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尤其在高原地区建议外出戴防护眼睛,以减少紫外线的刺激,防患于未然,这样才有可能减少干眼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惠延年主编.眼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

  [2]王宁利,赵家良,谢立信主编.眼科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44

  [3]Shein OD, Munoz B, Tielsh, etal. Prevalence of dry eye among the eldery[J].Am J ophthalmol, 1997,124,723

  [4]李志杰,彭广华,李辰.眼免疫性疾病.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14-434

(来源:互联网)(责编:zhang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西宁地区,干眼症患者,临床分析)的信息
  热门图文

PUNK女孩的圣诞MAKE S

拯救你扁平脸的立体3D

打造4款尾牙宴时尚妆容

08冬季流行的金色彩妆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