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睫状体光凝术的麻醉监测管理

http://www.cnophol.com 2008-12-29 10:45:18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目的 探讨麻醉监测管理下行睫状体光凝术的安全性。方法 手术时采用球后阻滞+静脉给予麻醉性镇痛药、镇静药,术中监测患者心率、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 结果 508例手术围术期无一例出现全身并发症。结论 睫状体光凝术的麻醉监测管理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睫状体光凝术;麻醉监测管理

    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对MAC的定义是:在一些采用局部麻醉手术中,需要专业麻醉医师提供特殊的麻醉服务,监护控制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适当给予麻醉药或其他治疗[1]。青光眼患者行睫状体光凝术。过去采用球后阻滞等局麻方法施行手术。虽然手术时间短,但刺激大,局麻镇痛不完善,患者难以忍受疼痛,循环系统波动性大,术后存在持续痛;且大多数患者年龄大常合并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手术危险性大。我院2003年11月~2007年10月采用静脉给予镇痛镇静药,患者无痛苦,术者满意,安全可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标准  青光眼睫状体光凝术的手术适应证是各种临床上难以控制的晚期青光眼,如:(1)眼压高无缓解;(2)青光眼绝对期,视力差,眼压高,行小梁切除及虹膜周切手术时导致并发症增多;(3)多次复发,出现新生血管;(4)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

    1.2  一般资料  2003年11月~2007年10月,我院行青光眼睫状体光凝术患者508例,男260例,女248例,年龄41~81岁,体重41~80 kg。其中合并心血管病患者221例,合并糖尿病50例,尿毒症患者2例,肺心病10例。

    1.3  麻醉方法  进入手术室后,行ECG、SpO2、BP监测,开放静脉,静注咪达唑仑2 mg,术者行球后阻滞(2%利多卡因2 ml),静注氟哌合剂(氟哌利多5 mg,哌替啶

    100 mg)2~3 ml,注意观察呼吸情况,体动时给予异丙酚1.0~2 mg/kg。

    1.4  观察指标  入室后,观察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对需要给药患者,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0 min、术毕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方差齐性检验,并作方差分析,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室需给药患者,给药前、给药10 min及术后心率(HR)、血压(SBP、DBP)变化,给药后血压明显下降(P<0.05),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不大(P>0.05)。其余患者,手术过程麻醉平稳,通气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维持在98%~100%,见表1。 表1  睫状体光凝术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及SpO2变化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73岁。术中出现频发室早及二联律,血压升至210/110 mm Hg,立即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00 mg,压宁定10 mg,循环稳定,手术顺利,历时10 min,术毕未出现并发症。68%患者手术开始时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P<0.05),其他患者术中情况平稳,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睫状体光凝术是一种破坏性手术,仅在多次滤过手术失败或不宜行滤过手术时采用,通过激光照射而选择性破坏睫状体,或间接引起葡萄膜炎而使房水生成减少,降低眼压[2]。手术时间很短,一般5~10 min,但手术刺激性大,痛感很强,这是由于睫状体组织水肿、渗出坏死,引起的反应性症状。以往单纯采用球后阻滞,如局麻作用不完善,患者大都不能耐受,术后也疼痛剧烈,易引起其他合并症,尤其术前已经存在基础病患者。所以术中给予静脉注射镇痛镇静药,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术后镇痛很重要,采用高乌甲素静脉滴入,为安全起见,可采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如氢溴酸高乌甲素镇痛,它是非成瘾性镇痛药,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本药还具有局部麻醉、降温、解热和抗炎消肿作用,起效慢,维持时间长。用法是将4 mg溶于0.9%氯化钠250 ml中输注。

    MAC是介于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之间,将镇静/镇痛与局部麻醉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麻醉方法。开始用于浅表或短小手术及各种诊疗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行MAC患者需要术前完成各项化验检查和术前评估,并告诉患者MAC技术的利弊,以及其可替代的其他麻醉技术,这有利于消除患者顾虑与紧张心理。实施MAC技术必须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龄化的出现,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逐渐增多,全身性退变和重要脏器的储备功能明显降低,在术中极易发生一些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术中力求循环稳定,防止血压、心率的剧烈波动,是高龄及并发症患者术中管理的关键。MAC下的睫状体光凝术,床旁要备有抢救药物和抢救设备。

    总之,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是每个手术医师与麻醉医师的职责。对手术患者来讲,有麻醉医师的参与可使患者更安全舒适,手术医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手术中,保证手术质量。

   【参考文献】

1 姚尚龙,王俊科.临床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7601.
2 李美玉.青光眼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82683.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睫状体光凝术)的信息
  热门图文

PUNK女孩的圣诞MAKE S

拯救你扁平脸的立体3D

打造4款尾牙宴时尚妆容

08冬季流行的金色彩妆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