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病例分析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再次PRK术治疗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5例

http://www.cnophol.com 2008-10-22 16:17:21 中华眼科在线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中、低度近视是安全、有效的,稳定性及预测性好,但对于治疗高度近视存在着屈光回退和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对出现视力回退、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患者,作者应用再次手术的方法,治疗5例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中,男2例3只眼,女3例4只眼,年龄20~32a,术后视力回退时间4mo~1a,出现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时间1~4mo,初次手术前屈光度均在-8.00D以上,再次PRK术前屈光度为-2.50~-6.00D,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混浊分级法,出现Ⅱ级混浊者2只眼,Ⅲ级者5只眼。

  1.2 方法 采用美国Lasersight公司生产的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激光波长193nm,能量密度180mJ·cm-2,脉冲频率10Hz,最大切剥直径7mm,均一次性切削,刮除7.0mm角膜中心上皮,输入屈光参数进行切削,术后1、2、3、7d和1、3、6、12mo进行复查,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混合药物。

  2 结果

  5例7只眼术后6mo,屈光度在+1.0D以内者4例,视力达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屈光度+0.50D~-0.50D者3例,视力基本达最佳矫正视力水平。Ⅰ级混浊者6只眼,Ⅱ级混浊者1只眼。

  3 讨论

  本文报道5例7只眼,首次PRK术后出现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混浊分级均Ⅱ级以上,经过2次手术,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形成、分级明显降低,回退的屈光基本得以纠正。临床随访观察,疗效是肯定的。上皮下混浊与患者年龄、性别、屈光度大小无关,但对于>-6.0D高度近视,存在屈光回退和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产生与角膜上皮的迁移,上皮连续结构的形成,角膜基质重塑等有关,角膜上皮异常形成和增生及新的胶原合成等因素加重了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形成和视力回退。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发生不仅影响PRK后视力,而且造成视力回退,对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形成常规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临床观察,部分疗效得到肯定,但对于较重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效果并不能肯定,并且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所引起高眼压这一并发症又较高(约20.4%)[1],再次手术不但可以将首次手术所留下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重新切削掉,而且术后所出现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明显减轻,对于出现屈光回退而且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形成又较重者,在全面检查以后实施再次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补救方法,而且是安全可靠的。

  参考文献

  1 王造文,庞国祥,郑蔚,等.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后治疗近视随访结果分析.中华眼科杂志 1995;31∶172.

(来源:眼科新进展 1999年第3期第19卷)(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角膜)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部肌肤年龄测试

给男士眼部护理提个醒

10款百元内好口碑眼霜

容祖儿最抢眼的橘色眼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