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地形图的分析

http://www.cnophol.com 2008-10-14 15:25:55 中华眼科在线

  摘 要 目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后角膜性状和视力质量的研究。方法:对23例(38只眼)近视患者于术后1、3、6个月进行角膜地形图随访。结果:PRK术后角膜表面的球面性状发生一定改变。随着时间推移,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和表面不规则指数(SAI)均逐渐降低,角膜变得更加平滑;模拟角膜计读数(Sim K)表现一定的回退。术后6个月时,角膜地形图主要表现为四种形态:圆形或椭圆形(50.00%)、哑铃形(23.68%)、半环形(18.42%)、中央小岛形(7.89%),且各种形态与最佳视力有着一定的关系。结论:角膜地形图定量分析对PRK术后角膜表面性状的评价、手术设计的改进、手术疗效的预测等是必要的。

  Analysis of corneal topography after excimer las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Zhou Yuehua...∥Ophthalmol CHN.-1998.7(1).-19~22(Department of Ophthalmolgy,Tong Ren Hospital,Beijing 100730)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corneal surface and visual quality aft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PRK) for myopia,analysis of corneal topography was performed on 23 patients(38 eyes) with myopia after PRK at the 1,3 and 6 month.The corneal sphericity changed after PRK.With time passing,the 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 and the 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 decreased gradually and corneal surface became more smooth;simulated keratoscope reading(Sim K) showed a gradual recession.Four main patterns of ablation were noted through subtraction analysis.6 months later,a“round or oblong”ablation as present in 50.55% of eyes and “collar-button”ablation was present in 23.68% of eyes,“semicircular”ablation was present in 18.42% of eyes,and “central island” ablation was present in 7.89% eyes.Patterns of ablations were correlated with visual acuity.So we conclude that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orneal topography is essential to evaluate surface changes after PRK and helpful to design PRK and predicate the refractive outcome with greater precision.

  Subject terms Laser surgery;Myopia/surg;Image processing,computer-assisted

  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详细了解角膜形态及屈光变化的方法。八十年代中期,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问世,从而使人们对角膜形态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研究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对PRK术后角膜形态及屈光改变进行测定分析,试图阐述角膜性状与PRK疗效的相互关系,指导手术设计,精确PRK疗效的可预测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研究所选样本23例38只眼,屈光范围为-2.50D~-8.50D,散光<1.50D。双眼近视15例30只眼,单眼近视8只眼,右21只眼,左17只眼;男性12只眼,女性26只眼;平均年龄26岁(18~41岁)。

  1.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由本中心专职医生实施手术。所用仪器Mini-Excimer(Compak-200型 Lasersight USA)。能量120mJ/cm2,频率100Hz,视区:6.5~7mm。手术步骤:PMMA测试、调整参数、表面麻醉、标志视区、去上皮、矫正量的设制和激光切削。术后,常规滴氟庆水和涂素高捷疗眼膏。

  1.3 检测方法 所用仪器对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检查仪系统(TMS-1.Computed Anatomy,Inc,New York)。该仪器使用25环角膜镜镜头,先将角膜作角膜镜摄影,然后用计算机将角膜镜影象转化成屈光力或曲率半径,并用不同颜色表示角膜的屈光性状。38只眼均于PRK术前及术后1、3、6个月作角膜地形图检查,所有检查均由本中心专职技师完成,每眼作四次摄影,选择最佳影象进行分析,并取以下数据:①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②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SAI);③模拟角膜计度数(Sim K);④Sim k的差值(Sim K的最大屈光力与其垂直90°径线上的屈光力的差值);⑤Sim k的等效值(Sim K的最大屈光力与其垂直90°径线上的屈光力的平均值)。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YSTAT软件分析处理(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角膜性状的改变 PRK术前、术后38只眼的角膜地形图分析表明:PRK术后角膜的性状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SRI在术前、术后1、3、6个月分别为1.10±1.43、1.13±0.63、1.23±1.16、0.85±0.86;SAI则分别为0.53±0.68、0.94±0.47、0.82±0.75、0.67±0.58。经统计学分析:SRI在术前与术后1、3、6个月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AI在术后1个月时,增高较明显,与术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随着时间的改变,与术前的差别逐渐缩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Sim K的差值的改变 Sim K的差值在术前、术后1、3、6个月分别为1.06±0.58D、1.34±0.85D、1.40±0.88D、1.16±0.67D,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Sim K读数最大值的轴向经统计学分析在术前及术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Sim K的等效值的改变 PRK术后Sim K的等效值呈由小到大的波动性改变,在术后1、3、6个月分别为38.19±2.23D、39.04±2.28D、39.98±1.97D。统计分析表明:术后1个月与3个月、3个月与6个月,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后1个月与6个月,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2.4 角膜地形图的表现 PRK术后角膜中央的形态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我们参阅Bogan及Lin等[1、2]的角膜地形图分类标准,将其分为四种形态:①圆形或椭圆形19只眼(50.00%);②哑铃形9只眼(23.68%);③半环形7只眼(18.42%);④中央小岛形3只眼(7.89%)(图1,2,3,4见封三)。

  2.5 角膜地形图的形态与视力 PRK术后,角膜地形图的不同表现与视力有着一定的关系。术后6个月检查,视力>1.0者,在圆形或椭圆形、哑铃形、半环形和中央小岛形中分别为18/19(95%)、5/9(56%)、4/7(57%)和2/3(67%);在四种形态中,视力均无<0.5者。

[1] [2] 下一页

(来源:眼科 1998年第1期第8卷)(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中华眼科在线,眼睛,眼科,眼病,角膜)的信息
  热门图文

秋日时尚烟熏妆

6个小诀窍让双眼更勾魂

整形美容手术成功的四

宋慧乔三款完美异彩眼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