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医患关系 >> 患者心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盲人的心理健康

http://www.cnophol.com 2008-8-21 9:44:23 中华眼科在线

    (-)什么是心理健康?

  失明影响了盲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给盲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加之社会上仍存在着不同程度歧视残疾人的恶习,给盲人造成了很大的精神负担。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都可能导致盲人心理上的不健康。

  认为只要身体没有病,就是健康的观点,是不确切的。健康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没有躯体的缺陷和疾病,即身体健康;二是要有正常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即心理健康。这就是说身体健全的人不一定是心理健康的人,而躯体残疾人却可能是心理健康的人。我们不应该只注意生理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生活本身是复杂多样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挫折和失败都可能引起心理异常,因而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盲人是社会的一员,不可能离开现实社会而单独生存。盲人虽然失去了健全的身体,但仍可以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可以减轻目盲对人的影响,使盲人意志坚强,更能忍受挫折和逆境,渡过生活中的种种变故和灾难,真正做到残而不“废”,要想使盲人乐观地对待自己的未来,对盲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像是给病人吃药治病、手术治疗一样,决不可掉以轻心。盲人只有保持自己在心理上的健康状态,使自己的行为能够适应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并进而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真正达到全面康复、回归社会的目的。

  (二)盲人的异常心理状况

  失明对人来说,不仅是视觉这一单一感官功能的损失或丧失,它还严重地改变并重新组合了每个盲人的心理活动。此外,周围的人对盲人所持的态度,也极大地影响着盲人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

  盲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与一般的人有着共同的心理特点外,还有其独特的心理表现。从盲人自身来看,由于视觉丧失的程度以及残疾发生时间(先天失明或后天失明)的不同,他们的心理状况也有许多不同的表现。

  孤独感

  这是盲人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情感体验。盲人由于行动受限制,又不能看到自身行为的结果,因而总是显得很被动,加上不能通过视觉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模仿,不能用体态语言与人沟通,这就影响了盲人与普通人的交往。因为看不见,盲人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看电影、打球、外出旅游……有些盲人经常处于唯恐有失的紧张状态中,怕明眼人讨厌自己,怕给别人添麻烦,不愿与明眼人交朋友,因而不得不长期把自己关在家里。他们强烈地感到不被别人理解,久而久之,孤独感就会油然而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增强。

  自卑感

  盲人由于生理缺陷,几乎都经历过自卑的痛苦。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所遇到的困难要比普通人多得多,有时从他人(甚至亲属)那里又得不到正确的帮助,甚至会受到歧视或遗弃。特别是社会上一些人对盲人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盲人发挥自身的才智和潜能,使之成为与普通人一样的社会成员。这些,都可能使盲人产生自卑感。屡屡的失败会使盲人产生比普通人低一等的想法:“我是盲人,干什么也比不上普通人,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前途和出路。”有的盲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觉得所有的眼睛在盯着自己,人们随时都在准备嘲笑自己。稍一做不好,就觉得自己太笨。不相信或认识不到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总感到生活没有意义,有的甚至轻生、厌世,从而表现出不敢树立远大理想,不敢谈为祖国做贡献。只想将来能有个职业,能谋生就不错了。极少数盲人走向另一个极端,反而会以妄自尊大的形式表现出来,看不起这,瞧不起那,常常说:“我要不是盲人,就能……’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

  内疚感和怨恨感

  有的盲人因自理能力较差,仍然需要父母或家人的照顾。看到自己的残疾使父母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觉得很对不起父母;有的盲人或因找不到工作,或因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低而无力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心中充满歉疚;有的盲人身为父母,看到孩子因为自己的残疾被人嘲笑、受人欺负,觉得很对不住孩子,把一切责任都归咎于自己的残疾。如此种种,都会使盲人产生内疚感。

  当然,也有少数盲人认为自己的失明是由于父母或家人对自己照顾不当,或是因为母亲孕期服药,或是因为治疗不及时所造成的,父母应该对自己的失明负责任,因而他们对家长产生怨恨情绪,乃至迁怒于周围的人。

  依赖性和反复无常性

  目前,我国盲人在家庭中一般都能得到生活上的关怀和经济上的帮助。有些盲童的家长由于自己的内疚感,不愿让“可怜”的孩子过早、过多地承受生活的压力,事事包办代替,使得盲童成年后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能独立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能承担必要的责任和义务。加上盲人需要明眼人帮助熟悉陌生的环境,而社会上大部分地区还没有便于盲人使用的无障碍公共设施,使盲人缺乏安全感。因此,有些盲人把明眼人的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喜欢得到明眼人的同情和保护,喜欢他人对自己提供帮助,害怕、担心别人冷眼看待自己,对同情、帮助自己的人倍感亲切并表现出极大的信任,把他们作为精神的依托。过多的依赖,使有些盲人不愿独立做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很容易原谅自己。

(来源:中国新闻网)(责编:zhanghui)

下一条: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残奥人,盲人的心理健康)的信息
  热门图文

几款派对黑色系妆容

非主流女生的迷人眼妆

五种果汁巧妙喝掉黑眼

冠军刘璇动感微笑奥运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