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医患关系 >> 医生维权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实习医生存在的几大问题

http://www.cnophol.com 2008-7-23 9:29:21 中华眼科在线

    在热播的美国电视剧,其轻松、复杂的剧情吸引着无数观众的眼球。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实习医生”恐怕并不被大多人看好。在一些百姓心目中,他们甚至遭遇了 “信任危机”,有人不肯让实习医生看病,更有人拒绝实习医生在旁观摩。

  此前媒体报道中,也不乏因实习生失误导致的医疗事故。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5月,一云南女子接受实习医生推拿、针灸治疗后,导致下肢瘫痪,最终索赔385万元……

  然而,实习期是任何国家、任何一名医生成长不可或缺的阶段。作为百姓,理应理解和接受。那么,实习医生真实的工作状态究竟是什么样的,其中存在哪些问题,其他国家在实习医生培养上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呢?

  百姓眼中的实习医生

  相信绝大部分患者都更希望让老医生看病,且不论医术究竟如何,只要看到年长的医生,就觉得心里踏实。而对于实习医生,一些患者则喜欢用“遭遇”两个字。这些未来的医生在他们眼中,似乎成了避之惟恐不及的对象。记者采访中发现,老百姓对实习医生的不信任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些实习医生医术不高,草率上手。医生的医术和责任心,是患者最为担心的问题。采访中,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口腔科看牙的小赵告诉记者:“我听说做根管治疗需要医生丰富的经验和很好的手感,所以特地找了个老专家。没想到,老专家一时忙不过来,让一个实习生给我做。我想拒绝,但又怕老专家生气,以后不给我好好看,所以只能忍气吞声地让实习生‘练手’。结果不出所料,实习医生用力过猛,几下子就把牙齿给弄穿了。本来能保住的牙,现在也只能拔掉了。我也知道,任何一个好医生都要经过实习这个阶段,可实在不甘心自己成为他们的‘试验品’。”

  观摩手术时,有时顾及不到病人感受。相信没有人愿意自己看病,尤其是手术时,有实习医生在旁观摩。一位孕妇讲到她到南京鼓楼医院做产检的经历时说:“给我检查时,两个实习生在里面,其中还有个男的。医生指导两个实习生怎么去摸肚子里的宝宝,医生先摸,然后两个实习生再摸;之后医生认真地告诉他们说胎儿的头在哪里,屁股在哪里;最后医生居然还对那两个实习生说,‘我们就像一个流水线’……我躺在那儿,心里甭提多别扭了。”

  往往会耽误病人时间。6月7日下午,记者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楼碰到了正往外走的张先生,他告诉记者,诊室里里外外站满了实习医生。“我走到大门口,两个实习医生说要做个调查,把我盘问了一通;进去后,坐在诊室门口的两个实习生要写病历,又把我仔细询问了一番;最后见到主治大夫,我还得把病情再重复一遍,实在耽误时间。”相比之下,中小城市类似问题更为严重。此前据新华社报道,南昌市部分医院甚至存在一个医生带十几个实习生的情况。这样难免让患者有些吃不消:“那么多人凑在一起听诊,这个问一句,那个问一句,一开始还有耐心回答,到最后确实有些心烦气躁。”

  实习医生存在的几大问题

  那么,实习医生的成长过程究竟如何呢?通常来说,国际上规范的正规医学院毕业生在成为医生前要经过见习、实习和住院医师,专科医生训练四个阶段,见习期和实习期一般各为一年,包括在学制内。住院医师则是毕业后的“必修课”,根据科室不同,时间长短也略有差别,一般是3—5年;最后的专科医生培训要3— 7年。

  见习是指在学习理论之余到临床上观摩学习,只能看,不能动手操作。实习一般是最后一年:医学院校的学生按国家规定,必须到临床实习一年才能毕业。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博士李乃适表示,实习对于医生的成长非常重要。“这是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一过程,才能把书本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

[1] [2] 下一页

(来源:环球时报-生命时报)(责编:zhang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实习医生,医生)的信息
  热门图文

测试:你适合哪种眼镜

美女 一起来打一场眼睛

打造夸张浓眉大眼

奥运眼镜 让奥运近在眼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