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青光眼合并轻度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比较

http://www.cnophol.com 2008-1-22 16:58:22 中华眼科在线

    2结果

    2.1视力  术后1mo视力>0.5者,A组36眼(100%),B组(白内障术后)28 眼 (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 = 8.40,P<0.01)。视力≥1.0者A组20眼 (56 %),B组7眼 (18%),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 = 11.00,P<0.001)

    2.2眼压  A组随访最终平均眼压为12.52±3.25mmHg,与术前比较下降15.63 mmH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t =6.26,P<0.001)。其中眼压<21 mmHg者34 眼 (94%),22~25 mmHg者2眼(6%)需用一种药物辅助控制眼压。 B组青光眼滤过术后平均眼压为15.92±4.25mmHg,与术前比较下降10.64mmH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 =10.2,P < 0.001)。眼压<21mmHg者29眼(76%),22~26 mmHg者9眼(24%) 需加用1到2种抗青光眼药物,其中 4 眼(10%)加用抗青光眼药物, 眼压仍>21mmHg(<27mmHg)。白内障术后平均眼压为17.84±3.25mmHg,与白内障术前比较升高1.92 mmHg,差异无显著性(t =1.925,P >0.05)。眼压<21mmHg者27眼(71%),22~25mmHg者11 眼(29%),需加用一种抗青光眼药物。A组与B组(白内障术后)术后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 = 0.96,P >0.05)。两组大部分病例经过手术治疗及部分病例术后加用一种抗青光眼药物均可有效控制眼压,眼压控制率相等。无需药物眼压控制率A组为94%,B组为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 2=6.98,P<0. 01)。

    2.3前房深度  A组术前平均前房深度1.62±0.44mm,术后2.56±0.38mm,手术前后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 =2.15,P<0.05)。 B组抗青光眼手术前平均前房深度为1.68±0.32mm,术后为1.06±0.38mm,手术前后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 =2.05,P <0.05)。B组发生浅前房14眼(37%), 其中浅Ⅰ度 10 眼(26%), 浅Ⅱ度 3 眼(8%), 浅Ⅲ度 1 眼(3%)。

    2.4并发症  B组白内障手术前多数眼均有不同程度的虹膜粘连,瞳孔固定, 可扩大至≥5mm者20眼,不能扩大至5mm者18眼(3眼<4mm)。其它并发症见表1。

    3讨论

     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方法有:药物可有效控制眼压者,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该方法的优点为可有效控制眼压,迅速提高视力,改善视功能,术后前房深度增加,可减缓周边虹膜前粘连[1,2]。两阶段手术:先施行小梁切除术,待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行白内障手术。该方法最大的缺点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高达34%~51%[3-6]。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早年行囊外白内障摘除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虽然也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但远期滤过泡失败率高达59%~78%。目前多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该法可在更少药物的支持下更有效地、长期的控制眼压,术后滤过泡存在率高达92%[7-9]。随着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使白内障治疗趋于更早期手术,由此联合手术的适应证放宽,手术时间出现提早趋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国际眼科杂志)(责编:xhhdm)

下一条:
更多关于(眼科,眼睛,眼病,眼科临床,青光眼,白内障,眼科手术,超声乳化,)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袋日常护肤8大高招

5款至酷太阳镜 型男必

08韩国时尚达人眼镜秀

炫酷太阳镜打造时尚酷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6023366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