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疾病 → 干眼症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常需专注用眼的人易惹干眼症

http://www.cnophol.com 2012-1-12 10:54:18 中华眼科在线

  现在干眼症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据统计,青海省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52.4%,台湾、上海的发病率也有38%。长时间对着电脑的白领,开车、喜欢打电脑游戏的人,需要专注用眼的外科医生等,都是干眼症的高危人群。

  女性的一些生活习惯导致其干眼症更高发

  按照国外的数据,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一倍,其主要的原因是激素(特别是雄激素和催乳激素)对泪腺的分泌进行调控,维持泪液的正常功能。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进入更年期,这两者激素减少会引起泪液的分泌减少。此外,不少女性还喜欢文眼线、用睫毛膏和眼影,这些让人美丽的事物常常会把一种叫做脚睑板腺的开口堵住,从而导致它不能正常分泌液体,出现睑板腺的功能障碍,导致泪膜不稳定。

  准分子手术也可引起干眼症

  据介绍,除了长期用眼、空气干燥和污染等原因,年龄增大、眼表外伤、眼角膜有疤痕,准分子手术或者长期使用含防腐剂的眼药水,或者一些全身口服药物(高血压、糖尿病的药),都会引起干眼症。

  干眼症≠结膜炎

  此外,很多人眼睛结膜充血,就以为是结膜炎感染,用了抗感染的眼药水,却久久不见好。经过有经验的眼科医生一看,却发现患者是干眼症,完全用错了药。在部分医院,这样的误诊也时有发生。所以,是结膜炎还是干眼症,最好去看专科,通过医生来判断。实际上,干眼症是无菌性的疾病,不能因为结膜充血的症状就当成感染性角膜炎来治疗。如果拖得过久可导致角膜溃疡、穿孔,对视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要摘掉眼球。

  干眼症也会常流泪

  与人们理解的恰恰相反,干眼并不意味着就会欲哭无泪,相反,很多干眼病患者还会经常流眼泪。王智祟解释说,人如果患上干眼症,基础泪液分泌少,角结膜干燥而引起眼睛的干涩、烧灼和异物感等,这些症状同样也会刺激泪腺在短时间反射性地分泌大量泪液,超出了泪道排出系统的负荷,而引起阵发性流泪。

  从临床上看,干眼症引起的流泪一般见于轻、中度干眼症患者,严重干眼症需要采取减少泪液消耗的治疗方法。这方面最前沿的是泪道栓治疗,正常人眨眼后会将泪液流向鼻腔,而严重的病人,医生会将其流向鼻腔的泪管封闭,让泪液消耗减少。

  平时要多眨眼

  “干眼症的眼睛就像沙漠,已经沙漠化的土地,要在上面重建绿洲就很难了。但是如果在水土流失之前,注意土地的植被保护和水土保养,这样是不是容易很多?”王智祟教授解释说,平时首先要重视对眼睛的保护,最简单的是“经常、完全的眨眼”,因为眨眼有助于泪水的分泌和分布,眨眼次数少了,直接导致泪水的量减少。而暴露在空气中的泪膜会快速蒸发,失去对眼球的保护力。据了解,正常的眨眼次数是每分钟10-15次,而看电脑时会减少到4-6次,开车时减少到2-3次。

  俯看电脑而不要仰视电脑

  其次,对于整天对着电脑的上班族,电脑屏幕的顶端要比眼睛的视平线低15度。这样将会减少泪液暴露在空气中面积,减少蒸发量。

  滴人工泪液

  如果已经得了干眼症,必须坚持长期滴人工泪液等方法来治疗。

  吃蓝莓有益

  平时可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的食物,比如蓝莓,就是一个对眼睛有益的食物。

来源:蓝莓眼科网
蓝莓眼科网 (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干眼症,生活习惯,多眨眼)的信息
      热门图文

    东方人隆鼻最重要的五

    奢华浓妆妆出大牌 闪耀

    隆下巴术后多长时间可

    秋季隆鼻五大注意您了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华夏近视网39健康网眼病中国眼镜网新浪福建健康21世纪药店网千龙求医查疾病114个性导航眼科时讯中华网健康频道国家健康网
    我友健康眼科新闻中华碑林医学网整形美容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中国眼网眼科医学网久久眼科网阿里医药眼科网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