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疾病 → 玻璃体疾病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玻璃体混浊的饮食保健

http://www.cnophol.com 2011-6-16 15:35:26 中华眼科在线

 

  ③湿浊上泛,脾虚湿困

  患者自己感觉视物昏蒙,黑花飞舞。检视玻璃体可见尘状或点状混浊。面百而萎黄,食少痰多,神倦乏力,舌质淡嫩,苔白脉濡。归因于湿浊上泛,脾虚湿困。食疗当健脾益气,渗湿化痰。常用食疗原料如党参、茯苓、甘草、陈皮、山药、苡仁、白扁豆。常用食疗方如参草饮、皮苡粥、清炒三宝蔬、白扁豆粥、山药茯苓包子等。

  参草茶的做法是用党参薄片15g,甘草折成7mm的小段10g,泡茶饮用。皮苡粥的做法是用陈皮30g,清水漂洗,先煎,后取汁去渣,加苡仁70g,粳米100g,煮稀饭。清炒三宝蔬的做法是用山药200g,木瓜100g,黄瓜100g,洗净切配,炒熟,下盐调味。白扁豆粥的做法是取白扁豆150g入锅,加适量水,先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熬煮,5成熟时,加入粳米,文火煮熟。山药茯苓包子的做法是用山药粉、茯苓粉各100g,面粉200g和面,青菜馅,包包子蒸熟。

  说明:茯苓能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山药茯苓包子有益脾胃、补气阴、涩精气的功效。皮苡粥能理气健脾胃、肺经,渗湿化痰。参草茶可补脾益肺,补中益气,缓急止痛。白扁豆粥能健脾养胃,清热止泻,若与荷叶、厚朴合用,其化湿和中之力更强。清炒三宝蔬能健脾肺,益肾固精生津,疏精活络。

  土茯苓解毒利尿、杀螺旋体等,阴虚者慎用山药茯苓包子,吃过山药茯苓包子后短时间内忌饮茶。中满邪实者、湿盛而胸腹胀满或呕吐者不宜使用参草茶;长时间大量服用参草茶,易引起浮肿,使用也当注意

  ④出血性玻璃体浑浊饮食治疗方案

  患者常感眼前黑影如浮云移动,或如旌旗飘拂。眼底镜下可见玻璃体内呈厚薄不等的尘状、点状或絮状、块状等弥漫性混浊,并可见到视网膜出血性病变。

  ⑤虚火伤络

  患者自己感觉眼前黑花飞舞,视力缓降或急降。检视玻璃体,可见点状或絮状混浊,或见眼底有出血性病变。全身常见头晕耳鸣,心烦少寐,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归因于虚火伤络。食疗当滋阴凉血,止血化瘀。常用食疗原料如阿胶、白茅根、丹参、山药、党参等。常用食疗方如山药粥、茅丹鸭肉汤、党参茶、阿胶灌汤包等

  山药粥的做法是用山药100g,粳米100g,共煮成粥。茅丹鸭肉汤的做法是用白茅根15~30g(鲜品30~60g),丹参30g,洗净,与鸭肉1000g加葱、姜、料酒适量,人砂锅炖1~1.5h熟烂后去除丹参、白茅根,食鸭肉喝汤。党参切薄片泡茶饮。阿胶灌汤包的做法是将阿胶50g熔融,混到200g猪皮冻中,冻结后捏碎,拌上荤馅,葱花姜末、味精、胡椒粉调味,冷水面擀皮包包,蒸熟乘热用麦管吸汁,并佐醋食包。

  说明:山药粥可补益脾胃。阿胶灌汤包能补血止血,滋阴润燥。茅丹鸭肉汤有滋阴凉血、活血祛瘀消痈、除烦安神。党参茶能补脾益肺,补血养血,生津止渴。

  湿阻中焦,纳呆腹胀,胸腕痞闷者,不宜食用山药粥。脾弱纳呆及呕吐泄泻、出血属实热或挟有瘀滞者不宜食用阿胶灌汤包。中满邪实者不宜饮用党参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天天营养
天天营养 (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玻璃体混浊,饮食保健)的信息
      热门图文

    防止溶妆小秘决 美人不

    一杯美眼浆:让你眼睛

    隐形眼镜最多只能戴半

    专属眼周面膜 敷出光采
      健康新看点
    ad推广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华夏近视网39健康网眼病中国眼镜网新浪福建健康21世纪药店网千龙求医查疾病114个性导航眼科时讯中华网健康频道我友健康
    整形美容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中国眼网眼科医学网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全球医院网保健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