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疾病 → 结膜炎 → 诊断治疗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防治红眼病卫生是关键

http://www.cnophol.com 2009-3-4 10:53:21 中华眼科在线

    手是传染红眼病的罪魁

    近来,各大医院眼科门诊红眼病患者开始增多,主要是幼儿园的孩子和年轻人,以普通细菌性结膜炎为主。眼科专家说,这可能与最近天气湿热多雨有关。

    ■夏天是红眼病的高发季节

    据了解,老百姓常说的红眼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红眼病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中病毒性结膜炎危害性较重,常见的病毒有腺病毒、小病毒、肠病毒等。

    红眼病发病急、传染性强、流行快,春夏季节为高发期,主要是这个时期天气湿热,非常适合病菌生长繁殖,机体抵抗力相对下降,加上人们在外面活动的机会增多,容易造成红眼病的传播流行。发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怕光、眼红,眼睛像进入沙子一样磨痛,紧接着眼皮红肿、分泌物增多,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红眼病主要是接触传染,传染途径是手,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电话、电脑键盘以及握手等,然后再用手去揉擦眼睛就可能被传染。因此,本病容易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等集体单位传播,常常是一人得病,很快会造成全家、单位大批人感染。

    ■治疗红眼病

    但是,医生表示,红眼病虽然传染性极强,但一般预后良好,多不会影响视力,关键是治疗要及时、彻底。得了红眼病后要立即到医院治疗,不要中断,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一周时间,以防复发。初起时,可用冷敷,每日三次,每次20分钟。分泌物增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眼睛,每日用3~4次,将眼内分泌物清洗干净,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

    如为细菌性感染,可根据检查出的菌种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根据病情轻重,每2~3小时或每小时点眼药一次,常用眼药水有10%~20%磺胺醋酰钠、0.3%氟哌酸、0.25%氯霉素眼药水等,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如环丙沙星、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每次点药前需将分泌物擦洗干净,以提高疗效。

    对病毒感染的结膜炎,除应用以上药物治疗外,还可用抗病毒眼药水,如为腺病毒可用0.1%羟苄唑眼药水、0.1%肽丁胺乳剂,如为小病毒可用0.1%疱疹净、0.1%无环鸟苷眼药水等,每日2~3次,必要时还可应用干扰素等。但是,医生指出,红眼病致病的原因不同,在治疗用药上也不一样,因此得了红眼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不要自己随意在街上买药用。

    ■预防红眼病

    红眼病主要是接触性传染,传播的媒介是手,因此,预防红眼病的关键是管好手。

    一、预防红眼病勤洗手。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如洗脸毛巾、电话、电脑等。外出活动、接触钱物、饭前便后要洗手,最好用流动的清水洗。

    二、不用手揉眼睛。手接触病毒后再去接触眼睛才会被传染,即便手上染了病毒,但只要不碰到眼睛就不会发病。因此,要改掉用手揉眼睛的不良习惯。

    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家庭成员之间毛巾及卫生用品要分开使用,对个人用品或公用物品,如办公室电话、电脑等要注意消毒。红眼病高发季节,尽量不要游泳。四、做好患者治疗和隔离。家中如出现红眼病病人应积极治疗,并相对隔离,把病人常用的东西进行消毒。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上班,更不要到公共场所,尤其不能去游泳,以免交叉感染别人。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吃油腻和辛辣刺激的食物。

    来源:互联网

(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红眼病,结膜炎,卫生,传染,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的信息
      热门图文

    时髦烟熏妆的新画法

    眼部保养 让你“睛”彩

    五大“杀手锏”终结你

    倾力总结美貌后天养成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