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疾病 >> 其他眼科疾病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口干眼干可能是风湿病

http://www.cnophol.com 2008-12-5 14:38:20 中华眼科在线

    口干 眼干得了干燥综合

  吃饭都得用汤泡

  56岁的许女士是一位退休教师。以前在单位,因为随身携带一个特大号的水杯,常常被学生们开玩笑说她是个“水坛子”。退休以后,许女士口干的情况更加严重了,一日三餐,都得用汤泡饭,不然就会卡在喉咙处,无法下咽。许女士以前最爱吃蛋卷,但现在也没法吃了。最近,许女士参加老干部体检,一验血才得知原来是患了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女人的旱灾

  据上海西郊骨科王主任介绍,干燥综合征是风湿病的一种,可单独存在,也可继发于另一种风湿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前者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后者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风湿病的一种

  患者常出现口干舌燥、眼睛干涩等症状

  怎么喝水都觉得口干舌燥,吃饭一定要用汤或水泡才能下咽……出现这样的症状,很多人会以为自己“上火”、“热气”,猛灌凉茶。不过,如果在使用了多种“灭火”办法后,上述症状仍然持续甚至加重,就要考虑自己是否得了干燥综合征了。据了解,干燥综合征是风湿病的一种,它像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样,都是由人体免疫系统紊乱而引起的疾病。然而,由于干燥综合征的症状容易让人混淆,很多病人往往是出现了脏器损害时才找到病因,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认识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发病率达0.5%

  过去,医学界一直认为干燥综合征是个罕见病,但经过数十年系统研究显示,这—顽症在我国十分常见。据了解,干燥综合征在我国的发病率达0.5%,最常见于30~50岁的中青年女性。照此推算,光是广州市就约有5万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然而,由于大家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不足,在出现口干、眼干等早期症状时不够重视,所以相当多的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断与治疗,甚至不少患者被误诊、误治。

  王主任介绍,在他收治的干燥综合征患者中,有的患者因为关节痛而被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有的患者因为皮肤出现红色斑疹而被误诊为皮肤病,还有的患者因为腹胀、腹痛而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也有的患者因为持续的转氨酶升高而被误诊为慢性肝炎。

  捕捉信号早期治疗干燥综合征

  据介绍,干燥综合征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有关。“干燥综合征的发生也是由于免疫系统紊乱造成的。”举例说,像干眼的问题,就是由于患者的泪腺分泌功能下降,出现眼干涩、“砂粒感”、烧灼感、幕状感;眼角分泌物增多,怕光,眼睑沉重,角膜炎,视力下降,严重者会欲哭无泪。

  再比如说口干,”王主任分析,就是由于患者的唾液腺受到破坏,导致唾液分泌严重减少,出现口干的一系列症状。还有不少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多个蛀牙,这是因为口腔唾液分泌太少,抵御细菌的能力下降所致。

  除此以外,其他干燥的症状还包括鼻咽干燥、干咳,外阴和阴道黏膜干燥、瘙痒、刺痛、萎缩,有时伴烧灼感,可出现外阴溃疡。而内脏外分泌腺病变更可累及呼吸系统,从而导致干咳、气促。如果干燥症状累及消化系统的话,患者还会出现吞咽困难、腹胀、腹痛,累及肾脏出现多尿等现象。此外,干燥综合征患者还会出现红色斑疹、关节痛、下肢麻痹、疼痛,甚至出现假性淋巴瘤或恶性淋巴瘤。

  王主任指出,虽然干燥综合征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但是早期规范诊治能够改善症状。更重要的是,由于干燥综合征是由免疫紊乱引起的,所以如果不及早发现,控制和延缓因免疫反应而引起的组织器官损害,时间一长就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损害。实际上,要搞清楚自己是否得了干燥综合征,只需到医院的血液风湿科做两个简单的检查:抽血看看有没有自身抗体;在下唇腺体取点标本看有没有淋巴细胞浸润。“两项检查加起来只要几十块钱,而且很快就会有结果。


    来源:互联网

(责编:zhang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干,风湿病,干燥综合征)的信息
  热门图文

让炫金融化灰调冬日

08年四款圣诞流行眼妆

Dior独推4款梦幻烟熏眼

神秘烟熏妆恋上黑色魅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