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疾病 >> 弱视 >> 病因病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幼儿弱视之多 从零岁开始保护视力

http://www.cnophol.com 2008-7-28 14:47:08 中华眼科在线

    简介:对宝宝来说,不仅眼疾治疗越早越好,眼睛发育的培养也如此。0-3岁是宝宝眼睛发育的最佳时期,家长们怎样帮助宝宝眼睛健康闪亮呢?专家指出,全面营养、视觉刺激和视力呵护是三个要素,家长们应该主动从这三个方面有意识的帮助宝宝眼睛发育,给宝宝打造一个健康完善的眼睛发育环境。

    妈妈带一岁的言言到公园玩,惊讶地发现很多小哥哥小姐姐都戴上眼镜。这么小就近视了?原来这些三四岁的宝宝并不是近视,而是弱视。弱视是指眼球内、外部均无任何器质性病变,但矫正视力达不到0.9的情况。上海和平眼科医院院长吴乃川教授介绍,我国约有4000万名弱视儿童,婴幼儿弱视的发生率高达4%!0-3岁是宝宝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也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如果宝宝1岁时还不能稳定地注视、追随物体;学步时动作笨拙、经常碰撞;看电视时走得很近或眯着眼睛、歪着头……家长们就要警惕了,早发现早治疗,是弱视治愈的关键。

    全面营养,为宝宝眼睛发育打基础

    青岛大学医学营养学研究所副所长汪之顼教授认为,全面营养是婴幼儿眼睛发育的基础。家长要重视防止宝宝偏食、挑食,注重食物多样化和荤素搭配。维生素A, DHA/AA,叶黄素等都在婴幼儿眼睛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宝宝的日常饮食中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动物内脏、奶类和蛋类;DHA/AA可从鱼类及少数贝类中摄取;深绿色和红黄色蔬菜如甘蓝,胡萝卜等则富含维生素A和叶黄素。为让父母们更科学合理地给宝宝搭配膳食,汪教授推荐了一个实用的小工具———“营养计算器”,只要进入惠氏金宝宝网站“营养计算器”的页面,就可以看到宝宝目前每天的营养摄入情况与中国营养学会婴幼儿膳食指南推荐量之间的差距,并得到为每个宝宝量身定做的全面营养摄入报告和膳食结构分析。

    视觉刺激,促进宝宝眼脑互动

    要让宝宝眼睛健康发育,视觉刺激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心理学博士冯夏婷建议家长们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0-3岁的宝宝进行眼睛发育的培养和诱导。各种视觉互动小游戏就是非常好的培养手段,家长可以利用它提供相应的外部视觉刺激,让宝宝通过观察、思考、动手的游戏过程,在愉快的亲子气氛中学得更好。例如,1岁的宝宝开始会模仿大人的表情,家长可以通过重复微笑、噘嘴等动作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刺激宝宝通过眼睛模仿、学习的能力。到宝宝2岁的时候,已经能够识别红、黄、蓝、绿这几种基本颜色了,还能够认识简单的物体形状、大小和位置,有心的家长可以带宝宝一起画沙画,先从简单的太阳、花朵或水果开始,诱导宝宝也来画一画,并在此过程中鼓励宝宝说出所画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如果家长此时再给予鼓励和赞美,宝宝从此会对画笔爱不释手。既促进了宝宝对颜色形状的认知,又加强了宝宝用眼睛获取信息的能力。

    视力呵护,筑起宝宝护眼成果的防线

    “内在全面营养+外在视觉刺激”为宝宝打造出健康明亮的眼睛,不能因日常呵护的小失误而功亏一篑。“金宝宝明眸智囊”指引:0-3岁婴幼儿的眼睛清澈、稚嫩,尚未发育完全,家长在其眼睛呵护中的错误做法会很大程度影响宝宝眼睛的健康发育,从而影响其学能发展。我们须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譬如说给宝宝洗澡时要避免浴霸强光直射,损伤宝宝眼睛;陪孩子看书、识字的时候,每隔20分钟就休息片刻,避免用眼过度;从零岁起关注宝宝眼睛发育进程,每半年带宝宝做一次眼睛检查,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眼疾,以得到及时的治疗等。家长们只有了解掌握更多更全面的婴幼儿护眼知识,才能进一步巩固为宝宝打造出好的眼力。

    来源:羊城晚报

 

(责编:xhhdm)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弱视,幼儿,视力,护眼)的信息
  热门图文

解析今夏流行眼线画法

打造清新咖啡色眼妆

粉红眼妆画出爱情运势

测试:你适合哪种眼镜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